头部

广州发展连州西江20MW光伏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前公示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9-12-23 15:42:41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批准《广州发展连州西江20MW光伏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5个工作(20191223日至20191227)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连州市吕仙路18清远市生态环境连州分局二楼技术管理股,邮编:513400
联系电话:0763-6601662  

   真:0763-6623019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广州发展连州西江20MW光伏项目

建设单位: 

连州穗发光伏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广东省连州市西江镇西江村

环评机构: 

深圳市景泰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用租地面积约500亩(约333500平方米,共设计安装51072块395Wp单晶硅高效电池组件,光伏电站总容量为20MWp。项目投资8268.8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8万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1、施工期环境影响在建设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废水、粉尘、废气、噪声和建筑废物,对环境造成影响。施工期造成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暂的,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

(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及车辆的清洗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期暴雨地表径流。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及车辆的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施工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作为运输车辆和流动机械等冲洗、工地抑尘降尘喷洒用水,不外排。

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NH3-N、SS、动植物油等,食堂废水经隔油隔渣处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的标准,用于周边农田灌溉不外排。

施工期用地范围内原覆盖物清除后,水土保持功能大大降低。裸露地表遇雨水冲刷,在未采取措施情况下,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等,会夹带大量泥沙,进入水体后会造成水体SS浓度的增高,对受纳水体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控制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影响,需合理安排施工期,避开雨季进行场地开挖及填筑等施工作业,做好排水及渣土的管理,临时堆土场区域应做好物料和渣土的管理,在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同时配备塑料薄膜,在雨季用于覆盖易产生水土流失的物料和渣土。本项目施工过程严禁在河道两岸堆放建筑垃圾,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将施工废渣运至指定地点,尽可能的减少项目施工对沿线地表水体的影响。

(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域地面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运输、卸载中的扬尘,临时物料堆放产生的风蚀扬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排放的机械尾气,混凝土拌和产生的粉尘,以及施工营地食堂油烟等,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减少施工期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应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的产生,对易扬尘的生产设施

采用蓬布罩盖,以有效防尘、降尘。

②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

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运输车辆加蓬盖。

③混凝土应集中拌合,施工材料应集中堆放,集中拌合点和堆放点应远离居民区及

其他环境空气敏感目标,拌合点和集中堆放点应加强管理,减少粉尘和扬尘产生量。

④施工人员佩带防尘口罩等安全防护用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减轻施工期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施工期机械废气产生量不大,且分段施工对单一敏感目标的影响时间有限,因此对沿线大气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本项目附近村庄较少,但项目西侧约25m处的水汶坪有少量零星住户,敏感目标距离施工点较近时,因施工设备噪声声级较高,有的持续时间长并伴随有强烈的振动,如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可能会对距离本项目施工点较近的敏感目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同类项目的施工经验,只要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管理并采取一系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可以有效控制施工噪声的污染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的,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减缓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①项目应选用先进低噪声施工设备,高噪声设备运行过程在其四周设置临时隔声屏,施工期禁止在午休、夜间施工作业;

②项目施工设备的安排使用应合理,应尽量避免在施工现场的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高噪声设备,使用高噪声设备施工时,应在设备周围安装声屏障,同时尽量将设备设置远离敏感点;

③对装卸车的噪声防治应选择合适的行车路线,尽量避开环境保护目标,并限制行车速度,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修、养护;

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其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

本项目施工总体工期较短,且会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分别进行,特定位置的施工时间有限,因此,在工程进行到靠近敏感目标的区域时,应事先通告受影响敏感目标,明确施工期限,做好与受影响群众的沟通,令其做好相应的安排和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同时将施工机械停放和维护场地、施工车辆临时运行线路等安排在远离敏感目标的区域,以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噪声影响。由于施工噪声随着施工结束就不会产生影响,因此这种影响是短时间的。总体而言,只要本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管理并采取一系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可以有效控制施工噪声的污染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保护好周边声环境质量的。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施工期产生一定量的废弃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废弃施工材料主要为废光伏组件、废支架、废弃砖石、木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处理不当将导致土地的长期占用等问题;同时对周围环境和景观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施工期的废光伏组件、废支架统一收集后返回厂家再利用,废弃砖石及其他建筑材料交由相关单位外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5)施工期水土流失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导致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地表在水力或风力等外应力的作用易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地表在水力或风力等外应力的作用下,土壤发生冲刷并随水分一同流失的过程,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质、地貌、植被、工程建设、社会经济等。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项目施工周期为6个月,项目分片区依次施工。随着本项目的建设,场址处地形、环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考虑到本项目除开关站区需做整体场地整平外,光伏阵列基础全部选用成品预制管桩,采用静压桩方法进行施工。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后,对项目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影响有限。在施工期结束通过恢复植被,可有效减缓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

(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内人类开发活动历史悠久,人为干扰程度相对较高,天然植被较少,主要植被类型为次生植被,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评价区内没有发现珍稀、濒危植物分布。项目场地的建设和场地的平整,将破坏一定面积的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的表层土壤受到扰动。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的影响,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施工期首先要采取预防保护措施,通过进一步优化施工布置,控制施工占地,减少对工程地区现有环境的破坏;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工艺,减轻工程活动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尽量缩减人类活动的区域;合理安排施工,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的同时作业。

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加强开关站区绿化,光伏组件下种植多种类型的农产品,保护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

运营期|:(1)大气环境影响本项目主要是利用光伏元件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太阳能的利用属于清洁能源,在营运期没有生产性废气污染源,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小。

(2)水环境影响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光伏组件清洗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隔渣处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的标准,用于周边农田灌溉不外排,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光伏组件清洗废水收集困难,该部分水可直接排放到农业土壤中,不会对植株产生不利影响。

(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本项目废旧光伏组件直接由设备厂家回收。变压器检修过程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属于危险废物,直接收集后交由有危废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及混入生活垃圾的含油废手套和抹布交由环卫部门处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声环境影响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强为逆变器、变压器等,项目区较为空旷,噪声源通过减振、隔声、距离衰减后,届时场界噪声可《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1类标准,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5)光污染影响本项目光伏组件的反射面朝正南,安装倾斜角度18度。本项目由于倾斜角度小,反射面朝南,反射面反射的光绝大部分朝向天空,反射光的主要影响时间集中在日出、日落前后的1-2小时左右,早上和傍晚的太阳高度角较小,会有部分反射光射向南侧,会对项目南侧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6)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在工频条件下50Hz,等效辐射功率小于300W的属于电磁辐射体豁免管理范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及《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100kV以下输变电项目豁免,属电磁环境管理豁免范畴。故本项目光伏组件及35kV变配电设备属于可豁免的电磁辐射体的等效辐射功率,属于电磁环境管理豁免范畴。

(7)风险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本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建设单位应采用严格的国际通用的安全防范体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规程、作业规章和应急计划,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一旦意外事件发生,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危害和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根据同类工程实际情况,企业的风险事故并不突出。通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响应,其环境风险是可控的。在落实本项目本评价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环境风险影响可接受。

(8)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项目光伏系统使用寿命25年,其中组件寿命25年,逆变器寿命25年,电缆使用寿命大于20年。服务期满后,光伏组件由设备厂家回收,逆变器等设备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组件支架等钢材、电缆可外售给物资回收公司,所有建(构)物及其基础由拆迁公司拆除、清理。电站的地面有电站运营商负责恢复地面水环境,届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footer底部